双赢(中国彩票)官方网站

又一知名高校官宣:停招27个本科专业撤销10个专业!—双赢 - 中国彩票网

您好,欢迎访问双赢彩票官网!

新闻动态
您的位置: 主页 > 双赢新闻 > 新闻动态

又一知名高校官宣:停招27个本科专业撤销10个专业!

发布日期:2025-02-26 03:59浏览次数:

  消息称,2月16日,山东大学发布《2023年9月至2024年8月本科专业设置及调整情况》,称学校现有本科专业126个,当前在招专业99个,金融工程等27个专业暂停招生,书法学等10个专业被撤销,同时,新增工程软件、运动训练2个新专业。

  根据山东大学发布的《2023年9月至2024年8月本科专业设置及调整情况》,该校27个暂停招生的本科专业分别是:金融工程、保险学、公共事业管理、世界史、文物与博物馆学、文化产业管理、电子信息工程、物联网工程、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金属材料工程、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车辆工程、测控技术与仪器、物流工程、土木工程、水利水电工程、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市场营销、国际商务、人力资源管理、物流管理、工业工程、旅游管理、信息安全、电子商务、海洋资源与环境。

  撤销的10个专业分别是:书法学、高分子材料与工程、包装工程、材料物理、材料化学、工业设计、交通运输、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制药工程、电子商务(工学)。同时新增了工程软件、运动训练2个专业。

  实际上,近年来,高校专业调整的消息时有公布,不足为奇。本次山东大学停招27个专业、撤销10个专业,调整力度双赢彩票在线购彩 双赢彩票平台之大,也是其受到关注、登上热搜的主要原因。

  2023年3月,教育部等五部门印发《普通高等教育学科专业设置调整优化改革方案》,方案提及:到2025年,优化调整高校20%左右的学科专业布点,并规定“对连续5年未招生的专业予以撤销处理”。

  2024年3月,教育部公布了2023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此次专业增设、撤销、调整共涉及3389个专业布点,数量之多为历年之最。其中,新增布点1673个、撤销布点1670个,数量基本持平。

  从学科门类看:工学、教育学、经济学等学科门类的专业点增加数量位居前三,工学所涉专业点1322个,占比39%;管理学、艺术学等学科门类的专业点数量持续减少。

  从撤销专业的学科门类看:根据近5年数据,工学门类以30.95%的占比高居榜首,成为撤销数量最多的学科类型,管理学、理学紧随其后。

  2023年10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于官网发布《关于拟撤销“英语”等6个本科专业的公示》,拟撤销英语、传播学、考古学、通信工程、软件工程、环境科学等6个本科专业。

  2024年8月,兰州大学教务处发布《关于拟预备案和拟撤销本科专业的公示》,其中提到,2024年学校拟撤销药物制剂、中药学、教育学3个专业。2024年07月,四川大学官网发布《2024年度拟新增本科专业、预备案专业、拟撤销本科专业公示》,拟撤销音乐学、表演、动画、保险学、广播电视学等31个本科专业。同月,西南交通大学公示2024年拟调整本科专业,2024年学校拟申报新专业1个,拟预备案专业1个,拟备案第二学士学位专业15个,拟调整学制专业2个,拟撤销专业7个;长沙理工大学发布关于2024年新专业申报与调整专家评审结果的公示。同意申报本科专业1个、调整修业年限专业1个、申报第二学士学位专业5个、撤销本科专业3个;重庆交通大学发布2024年度专业设置双赢彩票在线购彩 双赢彩票平台评议结果公示。拟撤销专业3个,拟停招专业1个;宁波大学发布关于2024年若干专业设置优化调整的公示。撤销城乡规划、人文教育、海洋资源与环境三个专业,2025年新增“智慧渔业”专业;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发布通知,宣布撤销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电子商务、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等3个专业。

  2025年安徽省两会上,安徽医科大学党委书记王琦表示,产业有需要,高校来回应。接下来,学校将围绕建设医疗卫生、生物医药、健康服务、人工智能与智慧医疗等4个专业集群,优化调整学校35%左右的专业,设置专业点总数不超过35个,服务我省十大新兴产业的专业比例超过90%。其中,新增服务国家需求、突出交叉融合、体现医科特色的专业3-5个,改造升级专业5个,减招专业4个,停招专业11个,撤销专业2个。

  过去,在高等教育发展的特定历史阶段,高等教育的主要目标是高深专门知识的传授学习,人才培养主要依托的是学科知识体系的发展格局,专业设置则更多遵循知识体系细分的领域。如今,随着国家发展格局逐步过渡到创新引领的新发展阶段,各界对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需求日益旺盛,高等教育的功能越来越转向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高适用性的人才供给和支撑,需求的维度、战略的考量在人才培养工作中得到前所未有的凸显。高校的专业设置及优化调整,必须突破原有知识体系逻辑内的小循环,转向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的外部大循环,把国家战略需求纳入高校自身发展的既有逻辑,实现知识体系和战略需求的双循环,充分发挥高等教育对高质量发展的支撑力、贡献力。

  “普通本科高校应主动思考如何通过教学工作实现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水平的提升,以支撑国家战略支柱产业领域的发展,符合区域经济发展和民生供给的需求。”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周洪宇认为,本科高校应通过专业调整,进一步打造办学特色,形成办学优势,为经济社会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保障。

  通过裁撤传统专业,新增新兴学科和专业,高校能够更好地服务国家战略,适应社会需求。

  一方面,一些曾经热门的专业,因滞后于市场需求及产业现状而被撤销,如,这次山东大学宣布停招的土木工程、水利水电工程、电子信息工程、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等专业。过去,土木工程、电子信息工程、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等专业炙手可热,但随着基础设施建设趋于饱和、互联网技术及AI的迅猛发展,这些专业的就业需求逐渐萎缩。数据显示,近五年内,全国有超过40所高校撤销了土木工程专业布点。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更是被100所高校撤销,成为“消失”最多的专业之一。

  另一方面,人工智能、量子科技、生命健康、绿色低碳等领域,成为高校新设专业的增长点。例如,此次山东大学新增的工程软件专业和运动训练专业,正是高校布局智能科技及生命健康领域的表现。宁波大学则计划在2025年新增“智慧渔业”专业,以推动海洋经济的发展。

  此外,就业率是衡量专业存续的重要指标。近年来,教育部明确将“毕业去向落实率”作为专业调整的重要依据。那些就业率长期低迷的专业,往往难逃被撤销的命运。一些人文学科专业,因人才过剩、就业低迷等原因,也遭到大规模裁撤,例如,山东大学此次停招和裁撤的公共事业管理、世界史、书法学等专业,以及四川大学撤销的音乐学、保险学、表演、广播电视学等。

  值得一提的是,专业的停招或专业布点的撤销,并不等同于专业的彻底消失,更不是说市场对此类方向人才的需求不复存在,而是高校和专业为适应社会需求变化及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进行的专业改造与升级优化。通过裁撤部分传统专业,新增交叉学科及新兴学科方向,高校在优化学科资源配置、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方面迈出了重要一步。跨学科建设、人工智能交叉融合、大类招生大类培养,成为传统专业升级改造的方向。

  如今,随着学科专业结构调整工作的深入推进,越来越多高校选择撤销那些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专业。一些不够精专、过泛过杂的“万金油”专业,也正在重新寻找自己的定位。更多的高校也需要主动拥抱变化,以学科专业调整为引擎,建立自我动态调整机制,主动及时地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进行课程体系和教育教学模式更新。唯有如此,才能在教育与社会需求的互动中,培养出更多符合时代需求的优秀人才。

Copyright © 2024 双赢化工产品有限公司 备案号:冀ICP备17004840号   冀公网安备13102502000441号

0316-5789130